昨日,记者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新能源技术中心与加拿大动力电池制造商 Electrovaya签署协议,后者将为东风集团股份下半年投入规模生产的两款电动汽车设计、研发和生产锂电池系统。
“这个仅是Electrovaya公司与我们新能源汽车事业平台技术中心就单个项目进行合作,还没有上升到集团或公司层面。”东风集团股份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仅是项目开发阶段的合作,“后续暂时没有明确的规划,还要看国家政策等”。
业内人士介绍,一般而言电池所占电动车整车成本的25%-40%,因此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举足轻重。众泰新能源汽车公司一位副总介绍,目前国内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均是外购,“一来是研发和投入成本太高,二是技术比较容易被取代。比如美国A123公司,作为锂电池的 标杆 ,几亿元就被万向收购了。”
但即便如此,业内人士也认为本次合作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起码在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上开始发力了”。
瑞典林雪平大学开发出一种新药,不但能够防止化疗产生的毒副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肿瘤的治疗效果。一个国际药物评估组织正在对该药的临床效果进行验证,新药有望在1到2年内上市。相关研究发表在《转化肿瘤学》杂志上。
化疗也称化学疗法,是利用对细胞有毒的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并促进其分化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这种方法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一同杀灭,因此,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新研究从一种被称为锰福地吡(mangafodipir)的药物开始,这种药物通常作为核磁共振检查的造影剂。一次偶然的机会,研究人员发现锰福地吡能够在癌症治疗中保护健康细胞。
论文第一作者、瑞典林雪平大学教授罗夫·安德森称,他们发现锰福地吡会影响氧自由基的形成,而这是导致化疗副作用的一大主要原因。
于是,研究人员用患癌小鼠进行实验,在对小鼠进行化疗的同时配合使用锰福地吡。结果发现,化疗药物在抑制肿瘤的同时并未对白细胞造成损伤,由白细胞构成的免疫屏障依旧在发挥作用。而唯一的问题是,锰福地吡的使用导致了锰在小鼠体内的大量释放,大剂量的锰同样有毒,可能导致脑损伤等其他副作用。
为了避免锰可能带来的危害,研究人员用钙对锰福地吡中的锰进行了部分替换,生成了一种名为钙锰福地吡(calmangafodipir)的化合物。
实验证实,新生成的这种化合物不但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健康细胞、抑制癌细胞,还更加稳定和安全。目前,一组结肠癌患者正在接受临床试验,以确定这种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关研究有望在年内获得结果。
首尔1月15日电据电子业界15日消息,三星电子去年在全球市场的电视机销量达到5300万台,其中平板电视台销量为5130万台。三星电子电视业务的营业利润同比约翻番,超过2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7.6955亿元)。
三星电子并未对外公开电视销售业绩,但专家们推测,2011年三星电子电视业务的营业利润超过1万亿韩元,占三星电子营业利润29万亿韩元(初估值)7%左右。以销量为准,三星电子去年的电视销售业绩达成了销售5000万台平板电视的目标。
鉴于全球电视市场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三星电子在电视业务上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截至前年,三星电子连续6年稳居全球电视市场第一宝座,预计去年的业绩也会拿下第一。三星电子的电视业务之所以取得可观业绩,是因为该公司加大了营销力度。
三星电子去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O)上推介智能电视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等新产品,开展积极的营销活动。另有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三星凭借“全球第一”的品牌力量,加大高端产品的营销力度,并且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别化的战略,因此能够领先竞争对手。
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对去年第一至第三季度的业绩进行统计的结果,以平板电视机销售额为准,三星电子市场份额为26.4%,比2011年上升2.7个百分点。
近日有媒体报道,2012年中国大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将带动国际米价上涨,并推高全球粮价,引发国际粮食危机。对此,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30 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米进口增长主要原因不是国内供应紧张,而是国内外大米价差增大导致企业进口意愿增强。
我国国产大米自给率超过98%,包括大米在内的口粮供应安全无虞。“那种认为中国增加大米进口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观点毫无根据”。该负责人表示,2012年我大米进口量虽然同比增长3.1倍,达231.6万吨,但进口量仅占我国国内产量1.7%左右。
大米进口增长主要原因不是国内供应紧张,而是国内外大米价差增大导致企业进口意愿增强。进口增量为价格低廉的碎米和普通白米,主要用于加工米粉、方便食品(行情 专区)和酿酒(行情 专区)等工业用途而不是口粮。我国国产大米自给率超过98%,包括大米在内的口粮供应安全无虞。
关于中国进口大米带动国际米价上涨问题,该负责人表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去年全球稻米价格指数处于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较低水平。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不振为我企业扩大进口提供了契机,但我大米进口量占全球贸易总量比例仅约6%左右,净进口量占比仅为5%左右,难以推高全球粮价。
而且,我国适量增加大米进口对稳定国际粮价,支撑国际大米供给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当国际粮价涨幅较大时,我进口数量会相应减少。
关于中国进口大米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干旱、洪灾等极端气候条件对全球粮食供应和粮价会带来一定冲击,同时,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金融投机和炒作等因素,也会给全球粮食安全不断带来新的挑战。国际社会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那种认为中国增加大米进口会引发全球粮食危机的观点毫无根据。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全年粮食产量11791亿斤,连续五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尤其是,我国粮食生产全面均衡增产,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玉米、小麦、稻谷样样增产。其中稻谷4086亿斤,增产66亿斤,增1.6%,稻米市场供给总体充足。
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小幅上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0日宣布,今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
发展改革委表示,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是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去年9月,发展改革委宣布201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2元,比上年提高10元。
巴西纺织业公布统计数据显示:该产业去(2012)年进口金额为65亿9,690万美元(未包括皮棉),较2010年成长6.9%,出口金额为12亿7,940万美元,较2011年衰退10.0%。
对外贸易金额为逆差53亿1,750万美元,较2011年成长12%。2012年巴西进口细丝金额为8亿7,252万美元,较2011年成长5.22%。缝纫线进口金额为867万美元,较2011年衰退 0.76%,而成衣进口金额为24亿1,843万美元,较2011年成长23.75%。
此外,纱进口金额为7亿2,165万美元,较2011年衰退 7.66%,而布料进口金额为15亿2,840万美元,较2011年衰退3.77%。中国大陆是巴西2012年最大纺织品供应国,金额达33亿2,005万美元,印度以5亿7,140万美元居次,印度尼西亚及美国分别以3亿 5,017万美元及2亿1,214万美元,排名第三及第四位,台湾以1亿9,263万美元排名第5位。
以巴西26州及1特别行政区来区分,圣达卡答莉娜州 (SantaCatarina)为巴西2012年纺织品进口金额最高之州,达20亿5,541万美元,圣保罗州以18亿2,270万美元居次,南马托格乐索(MatoGrossodoSul)州以4亿678万美元排名第三。
在出口方面,阿根廷是2012年巴西纺织品最大买主,金额达3亿5,992万美元,美国以1亿1,974万美元居次,巴拉圭及乌拉圭分别以 9,074万美元及8,107万美元,排名第三及第四位;圣保罗为巴西2012年纺织品出口金额最高之州,达4亿2,272万美元,圣达卡答莉娜州以1亿 7,272万美元居次,南大河(RioGrandedoSul)州则以1亿6,786万美元排名第三。
2012年巴西进口纺织机器金额达7亿6,560万美元,较2011年减少16.16%,其中纺织纤维处理机(H.S.Code8445)进口金额最高,达9,624万美元,而毡呢或不织布之制造或整理机械(H.S.Code8449)进口金额为5,925万美元,较2011年成长 220.23%。
“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有2300多家,可生产的中成药仅4000余种,平均一家企业不到两个品种。这些企业生产的药品中,仿制、改制品种占有很高比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调研员张军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上指出,尽管近两年,我国中药产业增长迅速,但我国中药产品缺少创新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我国医药工业2011年产值达1.452万亿元,其中中成药产值3300亿元,饮片870亿元。中药产业产值占总医药工业(含化药、生化药、中药等)产值的1/4强。
而2012年前三季度,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1.288万亿元,同比增长20 .2%,其中中成药产值达3573亿元,同比增长17.9%;饮片产值922.3亿元,同比增长30 .8%。中药(含饮片)已占医药产业总产值的1/3。
尽管中药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创新是不可回避的短板。“中药不创新,将会陷入低水平重复的窘境,使价格成为影响产品市场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从而导致质量下降,损害消费者利益;
中药不创新,将会被消费者放弃,在竞争中逐步出局;中药不创新,将永远无法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国内一家知名中药企业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中药创新难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虽然中医中药科研经历了很多年,但中药研究基础仍显薄弱。中药物质成分复杂,研究难度大、时间长,现代中药创新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不足,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是企业利润低,导致很多企业没有拿出金费进行研发。
张军指出,药品降价、招标采购、市场竞争压力下,中药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受到挤压。而上游,中药材资源日益减少;
随着国内消费需求与国际上对植物提取物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游资炒作,地道药材产量下滑等因素,导致中药材价格节节上涨,中药饮片加工业形势红火,而其下游的中成药企业的原料成本压力不断加大,赢利能力受到考验。
三是创新药研发出来后,市场不支持。
“创新药进不了医保目录、进不了基本药物目录,企业都不知道创新药去哪里找出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指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创新药的研发,但是市场并不支持创新药的使用,导致“创新药只停留在实验室”的尴尬局面。
四是中药临床试验机构的研究水平与中药创新需求尚不相适应。
“标准化是中药创新的关键点。”康缘药业董事长萧伟认为,标准化是提升中药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最为有效的手段。
近两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其实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中药注射剂本身的问题,而是中药注射剂生产过程、原料过程中的控制和成品的质量标准有问题。
萧伟指出,标准化是传统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中药只有坚持标准化为方向,才能真正走向国际化。标准化也是现代中药发展的必然选择。以标准化为基础,才能进一步解析中药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结构和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有学者认为,中药企业创新可采用病证组合模式,这是中药新药临床试验采用的基本模式。其次是探索建立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合理的价格对创新予以支持。再次是鼓励中药新剂型、新辅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
近日,欧盟正式通过了“木材及木制品规例和新环保设计指令”,并计划于明年3月3日开始强制实施。据了解,该指令是对2010年10月20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的《欧盟木材与木制品法规》的深化和细化。目的是进一步改善林业经营和采伐活动,阻止非法采伐的木材进入欧盟市场。
国内获认证木材不足1%
据悉,《欧盟木材与木制品法规》主要适用于在欧盟内生产及从欧盟以外国家进口的木材及其木制品。其中,“尽职调查”体系是该法规的核心内容,其包括三个风险管理因素,即信息获取、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FSC认证是一大门槛。
记者获悉,要作为原料的木材100%达到合法性或者拿到FSC认证在操作上有些难度。据悉,从全球范围来看,获得认证的木材大约只有10%。而就中国而言,市场上获得认证的木材则不到1%。而且,该机构的标准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并不互认,这为合法性的取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部分家具企业表示担忧
顺德是广东主要的家具出口集散地。欧盟的新指令对当地影响到底如何?顺德时代家具梁小姐分析,欧盟新规执行后,通过FSC森林供应认证的原材料比较少, 必然导致企业增加采购成本,还要承担额外的认证费用。
因此,她对新指令有些担忧。顺德志豪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左先生也表示,新政策的执行,行业洗牌将会出 现,对木制家具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木制家具出口企业将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迫使相关企业退出欧洲市场。
不过,顺德宝田家具有限公司则表示,该公司使用的木材大部分来自有资质的木材代理商,进口的新西兰松木、橡胶木、榉木等都持有合法证书,经得起检验。而对于未来出口的更高要求,该公司负责人则表示可把好采购环节以应对变化。
顺德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辖区内企业,此次新规的施行,贸易壁垒的倾向较大。“若要符合欧盟新指令,相关家具生产企业需调整部分供应商以及重新选择符合认证要求的原材料。另外,加快拓展其他市场如俄罗斯、中东等市场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不到五年的时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市场。中国电信预计2013年中国电信CDMA手机销量将达8000万部,其中90%是智能手机。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市场CDMA手机销量达7000万部,大部分是智能手机,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智能手机市场,而CDMA终端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2%提升到近30%。
CDMA的中国式重生
近日,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的“今非昔比论”令人感慨万千。在不久前举行的2013年中国电信CDMA终端产业链大会上,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用“今非昔比”来形容几年来中国电信终端产业链上的发展。
而在2008年刚接手CDMA网络后,业界无数质疑的声音扑向当时的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在2009年,王晓初曾发表业内著名的“汗颜论”,以此来反映当时中国电信CDMA终端发展的困境。
当时,面对产业链上下游的CDMA厂商,王晓初说,“中国电信在2009年年初采购了100万台3G终端,但到2009年中旬,我们一共才拿到27万台,已经卖出了10多万台,目前在只剩17万台存货的情况下,想组织一次有力的销售活动都不可能,想问在座各位是否汗颜?”。
在用户数上,2008年,中国电信刚接手C网时,CDMA用户规模仅为2800万,2011年为1.29亿户,而截止到2012年底,CDMA用户规模达到了1.6亿。
在终端机型数量方面,中国电信在售各类终端2008年时仅有200余款,而2011年是1140款,2012年则增加到1540款。在销量方面,CDMA终端月销量在2008年时仅有27万台,2010年时增加到370万台,2011年是500万台,2012年增加到600万台。市场份额从2%提升到30%。
2012年CDMA终端产业链上游各类合作伙伴数量比2011年增加70余家,总数达483家;各类终端品牌比2011年增加40个,总数达179个;各类在售CDMA终端比上一年度增加400余款,总数达1540款。
截至2012年底,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超过1.6亿户,比2011年底的1.29亿户增加3000万以上,其中3G用户超过7000万户。持续保持全球最大的CDMA运营商地位,规模优势进一步显现。
正因为此,业内评价认为,中国电信运营CDMA网络直接提振了全球CDMA运营商的信心,在中国电信接手之前,全球CDMA网络都面临来自GSM网络的强势竞争和分流,甚至有运营商不得不关闭刚刚建成的CDMA网络。
全球CDMA发展组织在一份报告中也预测,目前全球有3.3亿CDMA2000用户,预计到2015年该类用户将超过7亿。在全球共321家运营商的CDMA组织中,中国电信一家独占了过半数的用户份额,对全球CDMA产业发展的号召和领导作用可想而知。
超美国成全球最大CDMA市场
目前CDMA终端产业链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已经基本完成,逐步显现的规模效应已开始让整个产业链因此受益。 依托中国电信CDMA市场规模的发展,国内CDMA厂商越来越多,中国电信已成就了华为、中兴、宇龙酷派、联想等中国终端厂商的崛起,为中国手机厂商争取到了非常有利的产业生态环境。
对于2013年移动终端的发展,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建设性地提出明年流行趋势,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看手机终端变化,一方面,更加聚焦精品,向卓越品牌靠拢,用户对于精品手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在不同手机价位中,现在更加需要1000到3000元和7000元以下两种价位的终端。
王晓初也表示,将加强消费者的体验和感知,欢迎更多互联网经营者加入电信开放平台,为客户带来更多有实用价值和娱乐信息的内容,全力为CDMA产业链做好服务和支撑工作。
他还透露,2013年,中国电信还将加强社会渠道合作,大力开展体验营销。目前,中国电信在全国有超过9万个社会渠道销售网点;终端服务方面,率先开展3G手机应用辅导站,目前已建成5万多个辅导站。
“随着中国CDMA终端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CDMA智能手机市场”。2012年6月,在出席2012年中国电信CDMA手机交易会时,高通公司董事长保罗?雅各布曾作出了这个预言,而实际上,半年后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2012年,中国电信CDMA手机销量达7000万部,大部分是智能手机,而2013年,中国电信已预计CDMA手机销量将达8000万部,90%是智能手机,将稳居全球CDMA智能手机最大市场。
未来三年内全球智能云电视渗透率将达到85%。新年伊始,康佳抢先进行六核(双核CPU+四核GPU)升级,同时首家推出搭载Android4.2 操作系统的系列同步云电视。
此举不仅奠定了康佳在“核”领域上话语权和操作系统升级上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电视在家庭智能屏端娱乐中“第一屏”的地位。
康佳多媒体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洪藩表示,凭借先进的“核”实力、以六核芯片强大运算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兼容性支撑Android4.2系统所带来的优异性能,站在用户预想的消费趋势之前,康佳全力智造极具差异化优势的新一代双通同步云电视,旨在打响2013年彩电云市场的头响炮。
进入“多屏”时代,随着互联和系统软件的植入,云电视作为家庭中智能化终端的中心,与手机、电脑可在功能上实现互通,多屏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日益成为新需求。
欧盟第一部化妆品法规Regulation(EC)No.1223/2009(化妆品GMP)将于2013年7月11日在27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中正式实施。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欧盟化妆品新规的实施将对我国化妆品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限制,化妆品出口企业必须抓紧时间,及时取得欧盟化妆品GMP认证,方能迈过这道坎而远行。
新规门槛全面提高
GMP认证成“通行证”
据了解,欧盟化妆品新规将全面替代旧的化妆品指令,且其所涉及的产品影响范围广,包括乳霜、乳液、化妆水、凝胶及润肤剂、肥皂、防臭剂、香水以及口腔护理等,与皮肤接触的这些化妆品都要通过GMP认证。届时,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将不得在欧盟成员国销售。
据悉,新规不仅对在欧销售化妆品的责任人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对责任人的良好生产规范、化妆品安全报告、所使用纳米材料、产品标签、产品声明、分销商等方面也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同时,还包括为新的化妆品产品安全报告收集补充资料,以及对GMP体系的审核/升级等。
新规对化妆品安全信息,包括化妆品成分的信息定量和定性描述;微生物的描述和测试;化妆品上的信息,包括通过人体自愿者进行的研究,临床测试以及其他相关的已验证的风险评估都有规定;
同时,对化妆品安全评估,包括评估结论、标签上的警告以及产品使用说明以及风险评估人员的资质和对第一部分的核准信息也有规定;
另外,化妆品的欧盟毒理风险评估和化妆品安全报告不仅需要根据法规和指令进行严格审查,还包括欧盟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 REACH等一并进行审核。
这就意味着今年7月11日之后化妆品如还在欧盟市场销售,那么,企业就必须有包括化妆品安全报告在内的全部产品信息档案供官方当局随时查询。
企业面临两难选择
迈过门槛方能远行
据业内人士介绍,化妆品生产企业要想获得GMP认证证书,需经过一条艰难而漫长的道路。首先,化妆品企业应建立起一套GMP体系,并且向有资质的机构申请认证;
然后,相关机构会委派专家到化妆品企业,对企业的实际现场情况、生产设施设备、管理系统、厂房硬件以及卫生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并要求其所生产的化妆品质量必须具备稳定性。
再后,专家组会提出修改建议。当所有的问题都达到标准要求之后,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才能给企业颁发GMP认证证书。
欧盟的GMP新规,使我国化妆品企业将面临两难境地。如果企业不进行GMP认证,必将失去欧盟这一重要的市场;如果从现在开始全力推进GMP认证,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资金以及人力物力,甚至要在人员及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否则将影响到产品出口。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欧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例,并不断提高进口食品、化妆品的准入门槛。GMP认证作为出口主流市场的“通行证”,对于企业打开国际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专家建议,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供应商筛选、管理、考核制度,从源头加强对产品质量控制;要及时改进工艺,优化整个生产流程,整改产品不安全因素,完成从成本优势型产品向技术优势型产品升级的过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技术博弈与质量竞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走得更远更高。